特朗普和拜登两位美国总统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调整和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关系,但并未完全切断这种关系,原因多方面:
经济互依性: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经济联系。美国企业在中国有着巨大的投资和市场份额,而中国则是美国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完全切断关系可能会对双方乃至全球经济造成严重冲击。
供应链问题:全球化背景下,许多关键的产业链和供应链涉及中美两国。突然中断合作可能导致供应链断裂,影响产品的生产和交付,从而影响到全球市场。
国际合作的需要:在应对气候变化、核不扩散和全球公共卫生等跨国问题上,中美两国需要进行合作。例如,在COVID19疫情期间,两国在疫苗研发和分发方面有一定程度的合作。
政治和战略考量:尽管存在竞争,但中美两国都意识到对方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重要性。保持一定程度的对话和交流有助于管理分歧,避免冲突升级。
国内压力:美国内部对于如何处理与中国的关系存在不同声音。一些行业团体和消费者希望维持与中国的贸易关系,而另一些人则主张更为强硬的立场。政府需要平衡这些不同的利益和观点。
双边关系的复杂性:中美关系不仅仅涉及经济,还包括科技、教育、文化等多个层面。这些领域的交流和合作往往是长期建立起来的,难以短期内彻底切断。
因此,尽管特朗普和拜登政府都试图通过各种手段调整与中国的关系,但由于上述种种原因,两国之间的联系并未被完全切断。未来的中美关系可能会继续演变,但双方都有动机保持一定程度的互动和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