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下是关于“港南区:24万亩早稻开镰收割”的相关报道内容: 丰收景象- 7月5日,在港南区木格镇柳塘村,成熟的稻穗在阳光下越发金黄,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稻田里来回穿梭,割稻、脱粒、排秆一气呵成,不久一块稻田就收割完毕。在木格镇柳塘村,有农户表示其67亩的稻田安排了两台收割机同时作业,预计一天半就能收完。- 据统计,2025年港南区早稻种植面积24.05万亩,截至7月5日已收割1万亩,广大农户正抢抓晴好天气,陆续开镰收割,确保早稻颗粒归仓。 丰收原因政策支持:港南区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推广水稻单产提升关键技术,推进“良种、良田、良法、良机”深度融合,助力水稻单产提升。机械化发展:近年来,港南区不断推广水稻种植新技术和机械化技术,积极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助力农业机械化发展。目前,从育秧、耕田、收割、烘干,水稻生产全流程基本实现机械化,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强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和信心。 意义- 粮食安全层面:港南区作为粮食产区,24万亩早稻的丰收对于保障地区粮食安全有着重要意义,有助于稳定粮食供应,确保粮食市场的稳定。- 农民增收层面:早稻丰收以及机械化带来的成本降低,意味着农民的收入将得到保障和提升,有利于改善农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农业发展层面:此次丰收是港南区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成果体现,为后续农业发展提供了经验和借鉴,有利于推动当地农业现代化进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