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呈双向波动走势是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的重要特征,这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具体如下:政策因素影响:中国央行坚持市场在汇率形成中的决定性作用,强调人民币汇率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实现渐进、有序的双向波动,通过动态调节汇率形成机制中的篮子货币权重与波动容忍区间,平抑短期投机性波动。如5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达成暂停新增关税协议后,市场情绪改善,人民币升值,而央行通过下调“掉期溢价”,平滑汇率波动,避免升值过快。中美货币政策差异:美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物价仍高于美联储目标水平,关税政策增加了美国通胀不确定性,影响美联储降息节奏。而中国国内基本面持续向好,金融市场展现出较强韧性,中美货币政策周期错位,会使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保持双向波动。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从企业结汇角度来看,美元资产波动率抬升以及美元信用受损,推动外贸企业加速结汇,增加人民币需求,推动人民币升值。但如果市场对美元需求因某些因素突然增加,如全球风险事件导致避险需求上升,美元需求增强,又会使人民币面临贬值压力,从而促使汇率双向波动。全球经济格局变动:全球“去美元化”进程提速,在支付、投融资、储备等领域,美元的主导地位有所减弱,美元指数有进一步贬值空间,这会推动人民币升值。但同时,全球经济发展面临动能不足、地缘政治冲突加剧等风险,国际经贸秩序动荡,会引发市场避险情绪,影响资金流向,进而导致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双向波动。美元走势不确定性: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其走势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显著。当前美元走势受美国国内经济形势、货币政策、财政政策等多种因素影响,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美元指数、美债收益率波动加大,会对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产生溢出效应,导致其双向波动。从近期市场表现来看,2025年7月16日 - 2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就在一定区间内呈现双向波动态势,每日的汇率最高价和最低价之间存在差异,如7月22日最高价为0.1395,最低价为0.1394,7月21日最高价为0.1394,最低价为0.139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