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财政部安排,2025年首期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已于4月24日招标发行。这两类特别国债的“开闸”,标志着政府债券将继续保持较大供给力度,发行有望提速。相关情况如下:发行背景与目的:面对国内外形势新变化,为以财政扩张对冲外部压力,政府通过发行特别国债加力逆周期调节,为后续可能推出的增量政策腾出空间,同时也为财政支持稳增长、扩内需提供更多资金支撑,巩固国有银行的稳健经营能力。发行计划: 超长期特别国债:2025年计划发行1.3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000亿元。共计发行21期,其中首发6期、续发15期,按半年付息。发行时间从4月24日开始,到10月10日发行完毕。7月14日首发20年期和30年期各1只,8月将有多期续发,9月也有多个续发和新发档期。资金将有8000亿元用于“两重”建设,5000亿元用于“两新”。 中央金融机构注资特别国债:计划发行5000亿元,将于4-6月分4次发行,主要用于增强国有银行资本实力,预计将采取定向发行方式。对市场的影响:两类特别国债集中发行可能对债市造成一定供给扰动,但在货币与财政政策配合下冲击可控。中国人民银行可通过开展买断式逆回购、净买入国债以及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来补充中长期流动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压力。政府债发行提速情况:二季度通常为专项债券发行高峰期,随着两类特别国债在二季度开启发行,将推升当季政府债券整体发行规模。据兴业证券研报分析,二季度政府债券发行节奏进一步加快,发行规模可能达到7.8万亿元,净融资规模4.3万亿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