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近期公开信息,美国政府通过《芯片与科学法案》资金入股英特尔的核心目的确实是为了防止其出售芯片代工业务。以下是关键事实与背景分析: 一、交易核心条款与政府动机1. 股权结构与资金来源 美国政府以89亿美元获得英特尔9.9%的股权,成为其最大单一股东。资金来自两部分:57亿美元是原计划拨付的《芯片法案》补贴,32亿美元来自国防部“安全飞地”计划。这一操作被特朗普称为“零成本投资”,因为资金原本就承诺给英特尔,只是从拨款转为股权。2. 防出售机制设计 协议包含一项为期五年的认股权证:若英特尔对代工业务的持股降至51%以下,政府有权以每股20美元再购5%股份,将持股比例提升至14.9%。英特尔CFO津斯纳明确表示,政府此举旨在“阻止我们剥离或出售代工业务”,并强调公司“不太可能放弃控股权”。3. 战略意图与产业政策 美国政府的核心目标是确保半导体制造本土化。英特尔是唯一在美国进行高端逻辑芯片研发和制造的企业,其代工业务(IFS)被视为维护供应链安全的关键。此前,台积电、三星等企业因承诺扩大在美产能而暂未被入股,这表明政府更关注企业实际行动而非单纯补贴。 二、英特尔内部博弈与财务困境1. 出售代工业务的动议与阻力 2025年初,英特尔董事会主席弗兰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