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8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关于实施预包装食品数字标签有关事项的公告》,我国预包装食品标签管理正式迈入数字化新阶段,数字标签将在食品安全监管中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具体介绍:解决信息展示难题:长期以来,预包装食品实体标签版面有限,无法充分展示详细信息,消费者获取全面食品信息存在障碍。数字标签可将配料来源、生产工艺、产地信息、食用方法、产品追溯、食品安全与营养等信息进行展示,实现食品标签信息“可听、可播、可放大”功能,解决了标签信息“找不到、看不清、读不懂”的问题。保障信息真实准确且可追溯:公告明确规定,数字标签内容应当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预包装食品标签强制标示事项的规定,内容不得篡改,当对数字标签内容进行修改和更新时,应记录修改内容、修改时间、修改者信息等要素,确保信息修改过程可追溯,这有助于增强食品安全的“能见度”,助力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提升消费者体验与参与度:数字标签支持页面缩放、语音朗读、视频解说等功能,满足了老年人、视障群体等不同消费者的需求,提升了信息获取的便利性和包容性。消费者还可一键查询过敏原、追溯原料来源等,增强了对食品的信任感,也便于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督。为企业提供便利与效益:实施数字标签后,允许简化实体标签上的生产者地址等信息,能为包装设计腾出更多空间,同时降低油墨与包装物料的使用,符合节能减碳的趋势,也节省了企业成本。此外,企业还可通过扫码数据获取用户偏好,反向优化产品。创新监管模式与生态链构建:数字标签是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与移动互联网深度融合的积极尝试,后续数字标签将与网络食品经营、智能家居等相衔接,不断创新应用场景,打造食品数字标签生态链,进一步提升食品安全监管的效率和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