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东省水网建设规划》是广东省为优化水资源配置、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而制定的重要文件,旨在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支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下是该规划的核心内容及亮点解读:
 
 
 
 规划背景
 广东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珠三角地区经济密集但水资源短缺,粤东粤西粤北地区水资源丰富但调配能力不足。同时,洪涝灾害、水污染等问题仍需系统性治理。该规划对接国家“十四五”水安全保障规划,融入国家水网总体布局。
 
 
 
 总体目标
 以 “系统完备、安全可靠、集约高效、绿色智能、循环通畅、调控有序” 为方向,到 2035年 建成现代化高质量水网,实现:
 水资源配置:城乡供水保证率≥95%,应急供水能力覆盖主要城市。
 防洪排涝:地级以上城市防洪标准达100—200年一遇,重点涝区排涝能力显著提升。
 水生态保护:重要河湖生态流量达标率≥90%,水土保持率≥88%。
 
 
 
 重点任务
 优化水资源配置
 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构建“双水源”保障体系,缓解广州、深圳、东莞等地缺水问题。
 粤东粤西水资源调配:推进韩江榕江练江水系连通、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等工程。
 农村供水: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规模化供水覆盖率提升至80%以上。
 
 完善防洪减灾体系
 推进西江、北江、东江、韩江干堤加固,实施珠江三角洲堤防巩固提升工程。
 建设智慧防洪系统,加强暴雨洪涝预警预报能力。
 
 水生态修复与保护
 强化东江、西江、北江等流域生态廊道建设,修复重点湿地。
 推进万里碧道建设,2025年建成6万公里碧道网络。
 
 智慧水网建设
 构建全省水网数字化平台,实现水资源调度、洪涝灾害防控智能化管理。
 
 
 
 投资与实施
 总投资规模:预计超5000亿元(含国家及社会资金),其中“十四五”期间投资约2000亿元。
 重点项目:包括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约354亿元)、环北部湾广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约606亿元)等国家级工程。
 
 
 
 政策亮点
 创新投融资机制:鼓励PPP模式,探索水权交易、生态补偿等市场化手段。
 区域协同:强化与广西、福建等邻省的跨流域协作,共建大湾区水安全网。
 绿色低碳:推广海绵城市、雨水收集利用等技术,降低水网能耗。
 
 
 
 意义与影响
 该规划实施后,广东将形成 “三江连通、湾区互济” 的水网格局,有效解决区域水资源不平衡问题,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同时为全国水网建设提供示范。
 
 如需获取规划全文或具体项目细节,可登录广东省水利厅官网或查阅政府公开发布文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