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主标准再突破!“DTMB+4K超高清”传输试验完成
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里,一组组测试数据证实,中国自主的数字电视标准DTMB与4K超高清视频的融合传输已成功实现。
2025年10月21日,由北京数字电视国家工程实验室联合清华大学、北京数码视讯软件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共同开展的“DTMB+4K超高清传输试验”在北京市顺利完成全部试验任务。
这是国内外首次同类场地试验,首次验证了4K超高清节目可通过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DTMB标准进行地面广播。
试验在北京市广播电视局、顺义区委宣传部、顺义区融媒体中心的支持与协同配合下,技术团队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编制了完整的传输技术方案,通过多维度场景验证和全流程数据监测分析,为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的技术升级和生态构建积累了关键经验。
01 试验背景:中国标准的进化之路
DTMB(Digital Terrestrial Multimedia Broadcast)作为中国数字视频广播标准,自2006年颁布以来,已成为我国地面数字电视广播领域的核心技术。
这一标准不仅在国内广泛应用,而且已在全球14个国家和地区落地,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技术载体。
此前,中国传媒大学学报曾报道过4K超高清电视通过DTMB-A传输系统进行地面广播试验的早期研究。
而2020年的相关研究也尝试通过DTM网络传输4K超高清信号,但这些都未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DTMB标准与4K超高清的完整融合传输。
直到此次试验,技术团队才攻克了长期存在的技术难题,实现了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标准与超高清视频传输的完美结合。
02 技术突破:自主创新的全链路解决方案
本次试验的核心成就在于实现了从传输标准制定到核心设备制造的全链路国产化。
所有核心设备均由北京本土企业自主设计生产,构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闭环。
试验团队协同攻坚,实现了关键技术突破,编制了DTMB+4K传输技术方案、传输实验技术方案和工作方案。
通过多维度场景验证、全流程数据监测记录与深度分析,团队不仅验证了4K超高清节目可通过DTMB标准进行地面广播,同时还证明了该传输技术方案具有 “易部署、成本可控” 的显著优势。
这一突破意味着未来普通家庭通过常规接收设备就能收看更清晰、更流畅的超高清电视节目,无需投入高昂成本。
03 实际应用:加速4K超高清普及的时代意义
此次技术突破将为我国4K超高清电视信号地面覆盖按下“加速键”。
对于普通家庭用户而言,这一成果预示着未来无需复杂或昂贵的接收设备,就能享受到更清晰、更流畅的超高清电视节目。
超高清视频技术在广播电视工程中的应用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2024年《电视技术》学报指出,DTMB-A地面数字广播与IP化制作传输等关键技术正在推动广电行业转型升级。
技术普及的惠民前景:普通家庭通过常规接收设备就能收看更清晰、更流畅的超高清电视节目,无需投入高昂成本。
全流程国产化的产业意义:所有核心设备均由北京本土企业自主设计生产,构建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创新闭环。
国际推广的战略价值:依托DTMB标准已在14个国家和地区落地的基础,该技术将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技术载体。
04 全球视野:中国标准走向世界
本次试验的成功,为全球超高清技术发展提供了全新的“中国选项”,进一步增强了我国在国际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上海交通大学未来媒体网络协同创新中心的研究显示,我国在超高清无线数字电视系统方面的研究一直在持续推进,相关团队已实行了一套4K超高清信源编码效率达到30Mbps,无线信道固定接收的传输效率达到40Mbps。
这些基础技术研究为此次DTMB+4K传输试验的成功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在全球未来广播电视研究计划(FOBTV Initiative)中,已成功将多项先进技术导入FOBTV,使之成为该国际组织的推荐研究技术。
这表明中国在数字电视领域的技术实力正日益得到国际认可。
未来,老百姓家里通过普通接收设备即可收看更清晰、更流畅的超高清电视节目。这一天的到来,不会太远。
随着DTMB+4K传输技术的成熟与推广,中国自主标准正悄然改变全球数字电视产业格局,为世界提供更多“中国选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