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无3C认证充电宝成为了消费者手中的“烫手山芋”。罗马仕、安克创新等品牌因电芯缺陷存在自燃隐患,相继宣布召回超过120万台充电宝。民航局也发布通知,禁止旅客携带无3C认证等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这使得消费者面临手中无3C认证充电宝不知如何处理的困境。具体情况如下:安全风险高:无3C认证充电宝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旅客携带充电宝在飞机上起火冒烟事件达15起,数量比去年同期激增近一倍。这些充电宝往往存在电芯质量缺陷,易出现鼓包、异常发热、虚电严重等问题,有极高的自燃风险。回收处理难:消费者响应召回或因安全担忧想退回无3C认证充电宝时,在快递环节遭遇阻碍。顺丰、申通等多家主流快递公司表示个人无法邮寄充电宝,唯一有条件接收的快递公司,也设置了容量≤2万毫安、无破损、非召回型号等严格限制。部分品牌提出的如将充电宝浸泡盐水24小时后拍照上传获退款的替代方案,既转嫁环保风险,又漠视用户安全,引发争议。此外,当前无3C认证充电宝回收体系不完善,社区有害垃圾桶覆盖率低且后续处理能力薄弱,专业回收机构面临回收量少、成本高等问题。维权难度大:二手交易平台上兴起的“充电宝盲盒”,不少是无3C认证的劣质产品,卖家常推诿售后,消费者维权艰难。根据规定,无3C认证的二手充电宝禁止经营性销售,个人偶尔转让自用闲置充电宝虽不受直接禁止,但一些已被撤销认证、明确召回的特定品牌产品,二手平台已普遍禁售。消费者若购买到问题二手充电宝,难以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主张惩罚性赔偿。面对这些难题,需要政府、企业、平台等多方协同发力。企业应承担主责,建立便捷回收点;机场应完善服务,统一暂存标准;政府需强化监管,填补法规空白;二手交易平台要严把关,下架无证销售商品;还应健全“线上+线下”融合的回收网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