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组织祝贺中国启动HPV疫苗免费接种
一剂疫苗,种下的是希望,守护的是未来。中国为新生代女孩接种HPV疫苗,正推动全球让宫颈癌成为历史。
“这是中国妇女健康领域的重大突破,也为全球消除宫颈癌行动注入强劲动力。”世界卫生组织驻华代表马丁在10月31日的声明中这样评价中国将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的决策。
自2025年11月10日起,中国将面向全国,为2011年11月10日及以后出生、年满13周岁的女孩免费接种两剂双价HPV疫苗,两剂间隔6个月。
这一里程碑式的决定标志着中国在预防宫颈癌、促进妇女健康方面迈入历史新阶段,也将保护数百万女性和女孩免受宫颈癌的侵害。
01 宫颈癌防治的中国承诺
宫颈癌是常见女性恶性肿瘤,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
近年来,我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呈现上升趋势,发病年龄也呈现年轻化趋势。
2022年,中国新发宫颈癌病例约15.1万例,死亡约5.6万例,占全球病例的近五分之一。
这一严峻现实促使中国政府采取果断行动,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体现了对实施《“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和《加速消除宫颈癌行动计划(2023-2030年)》的庄严承诺。
02 全球消除宫颈癌的共识
世卫组织指出,得益于安全有效的疫苗、筛查与治疗,宫颈癌是少数有可能被消除的癌症之一。
2020年,世卫组织发布《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提出到2030年要实现90%的女孩在15岁前完成HPV疫苗接种、70%的女性接受筛查、90%的宫颈癌确诊患者得到治疗。
马丁表示:“通过为新生代女孩接种HPV疫苗,中国正推动全球让宫颈癌成为历史”。
中国的这一举措直接推动了世卫组织全球战略的落实,为本区域乃至全球树立了典范。
03 为何选择13岁女孩?
世卫组织建议为9-14岁女孩接种HPV疫苗,在病毒暴露前接种既能提供最佳保护,也是最具成本效益的预防策略。
多国证据表明,在青春期早期接种HPV疫苗可显著降低感染和癌前病变风险。
基于中国女孩发育特点、发生性行为平均年龄等国情,中国将13周岁女孩确定为免费接种的目标人群,是综合考虑保护效果、成本效益和可操作性的最优选择。
从免疫效果来看,在13周岁接种HPV疫苗可以获得更高的抗体水平、更持久的保护效果。
04 双价HPV疫苗的科学选择
根据政策,各地将为年满13周岁的适龄女孩免费接种双价HPV疫苗,共接种2剂次,间隔时间半年。
当前我国上市的双价HPV疫苗已使用多年,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验证。
中国疫苗行业协会会长魏树源介绍,我国已上市的国产双价HPV疫苗由两家企业生产,总年产能可达5500万剂,能够满足市场需求,且均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预认证。
双价HPV疫苗具备成本效益,其大规模接种可有效预防约70%的宫颈癌病例,是国家免疫规划的科学选择。
05 从地方实践到国家行动
近年来,各地积极探索出台政策,为适龄女孩接种HPV疫苗。
据统计,目前有18个省份在全省或部分地区通过民生实事项目等形式,为适龄女孩免费接种HPV疫苗或给予补贴。
这些地方实践为国家层面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提供了实践基础。
《通知》印发后,各地将开展辖区适龄女孩数量及既往接种HPV疫苗情况摸底、合理设置接种单位、接种单位工作人员培训、免疫规划信息系统适应性改造等工作。
接种单位将通过预约分时段错峰接种等多种形式,为目标人群提供优质服务。
06 免疫规划的新发展阶段
“中国在全国范围推行HPV疫苗接种的领导力,为本区域乃至全球树立了典范。”马丁表示,期待与中国有关部门继续深化合作扩大保护范围。
世卫组织正与中国主管部门密切合作,参照国际最佳实践,从宣传教育与社会动员、医务人员培训、项目效果评估等方面支持HPV疫苗接种计划的有效实施。
中国疾控中心免疫规划首席专家王华庆指出:“将HPV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标志着我国免疫规划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这一举措将有效提升HPV疫苗接种率,减少不同地区、不同收入群体间的接种率差异,保证目标人群公平地获得预防接种服务。
马丁先生感慨道:“中国的实践证明了,当科学、政治意愿和公共卫生形成合力时,就能创造奇迹。”
随着11月10日的临近,各地的准备工作已陆续展开。这项工作由国家疾控局、国家卫生健康委、教育部等7部门联合推动。
女孩们将陆续收到这份健康的礼物,迈向免于宫颈癌威胁的未来。
|
|